校本教研新思路--小课题研究

2015-09-18

校本教研新思路----小课题研究

                袁芹芹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本教研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教师科研的现状与问题、小课题研究的内涵、意义,小课题的研究过程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力求在实践中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进行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

关键词:校本教研 小课题  研究

所谓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研究活动。目前各学校或多或少存在校本教研面狭窄,“经验型”教师较多;校本资料比较匮乏;科研方式比较单一,针对性不强等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校本教研将很难获得持续不断的生命力,将会阻碍课程改革的步伐。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向深入,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推出的小课题研究项目,为广大教师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内容与方向,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促使课题研究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从而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本文就自己进行小课题研究方面的做法与感受加以总结,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教师科研的现状与问题

多年来,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校已成为我们很多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教师教育科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教育科研课题多了,省课题,甚至国家级课题也进入了普通学校,论文多了,论文获奖的教师也越来越多了。但是也不可否认,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存在着很多问题,概括起来,可以用三个字来表示:假、大、空。

假即华而不实,不切实际。不切合一线教师的实际,不切合基层学校的实际,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大即大而不当。课题比较大大,离学校实际需要较远,离教师实际需要较远,一线教师很少有实力有精力去完成。空即研而无效。不是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教学实际搞研究,而是为研究而研究。研是研了,但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率效果不大;对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效果不大;课题完成了,却没有对老师有明显的提高,没有对学校的教学有明显的帮助。

总之一句话,没有把一线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科研的主力军,没有按照教师的实际来搞教育科研,没有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在新的形势下,针对学校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学校的教育科研路在何方?教师要怎样进行科研?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率先提出了一条适合教师实际的教育科研之路,这就是“小课题研究”。

二、小课题研究的内涵

小课题研究是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从实际出发进行的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助推器。小课题研究是一种行动研究,是研究者为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因此小课题研究的目标,应从微观处着眼,立足于教师的“教情”和学生的“学情”,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根本出发点,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研究的课题应该来自课堂,来自于教师的亲身实践,以教师自身最急于解决的真实问题、现实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越实越好,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并和教研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探讨,然后对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有探讨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形成课题。

三、小课题研究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枯燥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小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研形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小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成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对教师来说是一种自觉的教育教学研究,一般是课堂教学中发现和延伸出来的问题,它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与提高教师的工作方式,甚至改善教师的专业生活状态,让教师在充实而快乐的实践中提升教学质量。小课题研究,为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宽广的平台,为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推动教师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幸福之路”。

四、小课题的研究过程

(一)选题申请

根据《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指南》中所列研究范围和内容项目进行选题,也可根据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将解决问题作为研究目标,自拟课题名称,填写《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立项申请·评审表》报送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立项。依据小课题选题的基本原则:小课题应该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来,来源于自己的思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课题宜小不宜大,要便于操作。我们课题组申报了小课题《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自从申报课题后,课题组成员多次研究、仔细推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理清了研究思路,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并精心制定实施计划,编印了以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为切入点的小课题研究学习材料,使大家很快熟悉了小课题研究的特点,以及小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与理论准备,开始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的实验。在几个月的时间中,课题组成员本着边学习培训,边实验探索,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积极探索如何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课题研究工作,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积极地进行了有益的反思。

(二)过程管理:小课题研究强化动态管理、全程管理

为了引导教师一步一步开展小课题研究,教科所将研究工作的每一个步骤转化为各种表格和记录单,对小课题的实施方案、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步骤进行梳理和细化,使教师在研究中有章可循,循序渐进,在不断的学习中完成了课题研究工作。

首先,学习是研究的基础。

每个教师只有勤于学习,读专业书、理论书,注重在课题研究中不断获取新的教育理论,提高自身的研究修养,勤于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才能有力量做好课题研究工作。我们多次组织课题组教师集体学习,进行专题讲座,观看视频录像,有力地推动了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课题组成员积极准备学习资料,我们开展的主题阅读,围绕研究主题广泛搜集、查找资料,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其次,科研主体意识得到强化。

我们课题组成员按照教科所的统一规划,围绕课题研究方案制定好阶段性研究计划,写好阶段性总结,这样就减少了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随意性、盲目性、提高了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研究过程中认真记录下相关内容,并注意不断做好研究资料的积累、整理和分析,讲究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相结合,把课题研究落实到教学中,为结题作好准备。小课题研究,帮助我们一线教师找到了一条教育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科研意识不断加强,培养了教师们课题研究的能力,提高了教师们的教科研水平,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具体过程如下

1.专业指导:采用专家引领,基地带动,分类协作的方法进行课题研究的专业指导。学科指导专家对小课题研究进行全程指导,组织相关课题的研讨活动。

2.网络保障:每个小课题负责人开设博客,按立项课题研究方案,定期上传课题研究的文本,接受指导和检查;小课题指导专家在课题负责人博客上跟帖,对指导的课题研究起到引领作用。

3.阶段要求:小课题批准立项后20天内,小课题负责人将修改后的小课题实施方案(开题报告)上传博客,指导专家酌情跟帖点评;九月下旬,小课题负责人上传课题中期总结汇报。

4.结题要求:十二月上旬,小课题负责人填写《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申请·评审表》,并健全小课题“档案袋”。

教育研究的成果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只有认认真真地做,才会有实实在在的心得体会,才会有真情实感,也才能写出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字。

通过课题研究,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小课题研究的种种优势:课题来源的实践性,有利于教师接纳与探究;课题提出的针对性,易于激发教师的参研热情;研究成果的实用性,便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推广、运用。小课题研究,它引领着我们进入了一种新的研究状态,有效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带动老师们教研水平不断提高,让小课题研究成为校本教研的重要途径。

                                     本文发表在《教师报》上(2011年)